一声梧叶一声秋,一点芭蕉一点愁,三更归梦三更后。——徐再思《水仙子·夜雨》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——王维《山居秋暝》
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——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(相关资料图)
秋阴不散霜飞晚,留得枯荷听雨声。——李商隐《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》
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——刘禹锡《秋词》
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——杜牧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
萧萧梧叶送寒声,江上秋风动客情。——叶绍翁《夜书所见》
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——杜牧《秋夕》
秋风生渭水,落叶满长安。——贾岛《忆江上吴处士》
一曲高歌一樽酒,一人独钓一江秋。——王士祯《题秋江独钓图》
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。——苏轼《赠刘景文 / 冬景》
青山绿水,白草红叶黄花。——白朴《天净沙·秋》
秋风萧瑟天气凉,草木摇落露为霜,群燕辞归鹄南翔。——曹丕《燕歌行二首·其一》
年年陌上生秋草,日日楼中到夕阳。——晏几道《鹧鸪天·醉拍春衫惜旧香》
楚天千里清秋,水随天去秋无际。——辛弃疾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
人烟寒橘柚,秋色老梧桐。——李白《秋登宣城谢脁北楼》
江涵秋影雁初飞,与客携壶上翠微。——杜牧《九日齐山登高》
欲说还休,却道“天凉好个秋”!——辛弃疾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
秋气堪悲未必然,轻寒正是可人天。——杨万里《秋凉晚步》
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元代马致远的《天净沙·秋思》,唐代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,唐代李商隐的《夜雨寄北》,唐代王勃的《山中》,唐代杜牧的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。
1、《天净沙·秋思》
枯藤老树昏鸦,
小桥流水人家,
古道西风瘦马。
夕阳西下,
断肠人在天涯。
其白话译文如下:
天色黄昏,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,发出凄厉的哀鸣。
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,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。
古道上一匹瘦马,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。
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,从西边落下。
凄寒的夜色里,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。
2、《山居秋暝》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
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
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
其白话译文如下:
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,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。
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,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。
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,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。
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,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。
3、《夜雨寄北》
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
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
其白话译文如下:
您问归期,归期实难说准,巴山连夜暴雨,涨满秋池。
何时归去,共剪西窗烛花,当面诉说,巴山夜雨况味。
4、《山中》
长江悲已滞,万里念将归。
况属高风晚,山山黄叶飞。
其白话译文如下:
长江向东滚滚而去,我也在外滞留太久。故乡远隔万里,令我时时思念。
何况秋风已经劲吹,山山飘零枯黄秋叶。
5、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
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
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?
其白话译文如下:
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,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。
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,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?
秋天,又称秋季,一年四季的第三季,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,北半球为9至11月,南半球为3至5月,天文为秋分到冬至。
1、《秋晚》排云列风登高台,千山纷纶竞紫霭。万里明空谁有意,一轮红日将下来。2、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(唐刘禹锡秋词) ——万里晴空,一只鹤凌云而飞起,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。
3、断虹霁雨,净秋空,山染修眉新绿。桂影扶疏,谁便道,今夕清辉不足?万里青天,姮娥何处,驾此一轮玉。寒光零乱,为谁偏照醽醁? 年少从我追游,晚凉幽径,绕张园森木。共倒金荷,家万里,难得尊前相属。老子平生,江南江北,最爱临风笛。孙郎微笑,坐来声喷霜竹。——黄庭经
4、《秋意》。宋浩浩。黄鹄遥向秋色飞,云霞远去衔流水。一点轻帆接天际,长江万里不可追。——宋浩浩5、秋色渐将晚,霜信报黄花。小窗低户深映,微路绕欹斜。为问山翁何事,坐看流年轻度,拚却鬓双华。徙倚望沧海,天净水明霞。
标签:
标签: